动物教研室现有成员6名,教授1名,副教授4名,讲师1名。其中具有硕士学位教师4名,学术带头人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5名。承担学院各业本科生动物学、生物教学论相关学课程的理论、实验及实习等方面的教学工作。动物学二级学科硕士点建设和教学工作,以及承担应用昆虫研究所工作。
一、基本建设
教研室积极制订并逐渐完善教研室活动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听课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并严格执行。每学期初都会按照单周教研活动、双周集体备课的原则制定一份科学可行的活动计划。活动主题明确、形式多样,内容有深度;集体备课认真、热烈、评价有层次。每学期末都要进行客观总结,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对活动中表现优秀的教师予以表彰,激发教师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几年来教研室活动出勤率100%。
课程和队伍建设是教研室建设的重点方面。动物教研室主要承担课程中,本科理论课程28门,实验课程18门,指导实习3项。其中动物生物学,动物病理学遴选为佳木斯大学“百门课程”,动物生理学遴选为佳木斯大学第三批网络课程。
实践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环节。教研室积极寻求各种途径,建立了大连自然博物馆等7个实习地点。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生物,保护环境和团队意识,以及进行科学方法训。
教育实习是培养生物科学专业(S)学生师范技能的重要环节。先后在佳木斯市第一中学等学校建立了教育实习基地,培养师范技能。
二、教育教学
规范的教学材料是上好一门课程的基础。课前各门课程遵照教学大纲制定详细的授课计划并按规范书写完成全部教学方案。课中教师要详细记录学生出勤上课状况,并及时总结学生掌握情况,做信息反馈。课后采取面对面和点对点(QQ群、讨论组、微信等)两种方式进行答疑。考试课程的试卷均按要求科学命题,每套试卷题型不少于5种,教研室主任以及教学院长审题合格后,填试卷印刷单统一印制。
在督促教师上好每一节课的基础上教研室积极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目前共有在研省级及以上的教学研究项目2项;校级教学研究项目7项。
三、科学研究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1项;主持国家教学平台项目子课题项目1项;参与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校级、厅局级科研项目12项;主持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佳木斯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3项。
四、丰硕成果
近年来,教研室建设课程《动物生物学》、《动物病理学》成功入选佳木斯大学百门课程建设工程。获得佳木斯大学优秀教师1人、佳木斯大学优秀实习教师1人、佳木斯大学优秀实验教师1人,获得佳木斯大学多媒体课件评选二等奖2项。获校级和市(地)厅(局)级科研成果奖6项,专利8项。第一作者发表科研论文45篇,其中核心期刊19篇,SCI收录4篇。获省级以上成果奖1项,校级教学研究成果奖项2项。教研室指导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成果获佳木斯大学第六届大学生科技竞赛一等奖。
五、凝练特色
(一)发挥教师的学科优势,提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平台
1.利用夏季小学期开设创业基础课,注重学生通识教育知识的普及,学生自己制作创业计划,讲解,评委讲评,效果良好。
2.完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教研室教师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大学生物标本馆的建设,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
3.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生可以自主申报课题,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竞赛,成绩较好;也可以导师指导学生完成科研训练的过程,撰写科研论文或结题报告。
4.积极参加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2013级动植检专业高宇佳等学生参加以第十届“挑战杯”,黑龙江省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作品大赛,获得铜奖。
(二)加强教研室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1.制定教研室师德师风的实施计划、组织和实施。规范教师廉洁从教行为,立德树人,为人师表,营造风清气正的和谐教研室。签订《严禁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教师承诺书》。
2.建立奖励与惩罚机制,与年度考核、岗位津贴、评优相结合。许龙副教授被评为2015年度佳木斯大学“师德师风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三)结合专业,发挥动物教研室课程优势,打造教研室民主、积极、合作、共享的文化氛围特色:
1.结合人员专业优势,围绕动物学科,在学校开展《昆虫世界与人类社会》、《经济动物饲养学》、《环境与健康》等素质教育课程,突出文化氛围。
2.参与黑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佳木斯大学生物标本馆的建设、管理、维护,对社会公众及全校师生进行科普教育。